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4|回复: 0

远去的背影——回忆我的父亲蔡瑞霖生前的故事

[复制链接]

90

主题

3

回帖

42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6
发表于 2023-8-10 17: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交院范儿免责声明

本站为山东交通学院非官方网站,仅记录山东交通学院相关新闻、影像、沿革、文档等,方便网友查阅。

山东交通学院官网:https://www.sdjtu.edu.cn/

父亲是一位慈祥、勤奋而严谨的人。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他就是我人生的榜样,在他老人家身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有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一直影响和鼓励着我,留下了一生永不逝去的印象。

一、爱生如子

父亲在部队上就从事于军事教育工作,在1956年从部队转业时,本可选择去天津或南京大城市工作,但他毅然抉择来到济南创建了当时的“济南汽车机械学校”,开启了交通教育的新历程。

父亲对学生有着一种情有独钟的感情,他爱生如子。在建校初期新生入学时,父亲总会亲自去火车站迎接新生,帮着那些年龄不大、初次离家求学的新同学提取行李,送去温暖。曾有一位新生,他个子儿不大,在火车站父亲就亲手将他抱过栏杆,送到车上。在学校开学典礼上,当这位新生看到那位曾经抱他的“老大爷”竟然是学校的校长时,大为震惊,感动不已。

建校初期,学校处于边建设边上课的艰苦条件下,很多学生在大礼堂集体住宿。每到夜晚,父亲经常去“大宿舍”查铺和看望学生,每当他看到学生的胳膊露在外面,就会亲自上前为他们盖好被子,摆放好鞋子,甚至有时清早还帮着学生倒尿壶。后来,在父亲晚年有病卧床时期,当年的学生曾来探望,他们动情地回忆着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甚为赞叹。

二、桌前的背影

在我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父亲的背影。当时的居住条件差,一个不足十平方的房间既当卧室,又当书房。屋内挤满了拼接在一起的大小床铺,狭窄的房屋门旁摆放着一张简易的二抽桌,由于当年根本没有台灯,只有一只电灯泡高高的悬挂在头顶处。然而,就是在这个房间里,每天清晨和深夜都会看到父亲那熟悉的背影。盛夏炎热的夜晚,每当我午夜一觉醒来时,总能看到屋内的灯光依然还亮着,父亲戴着老花镜,坐在那张并不宽的二抽桌前,左手摇动着扇子,孜孜不倦地在看书、在书写……。严寒冬季的清晨4-5点钟,当我从朦胧的睡意中醒来时,还是在那张简易的二抽桌前,仍能看到父亲每天身披着一件深蓝色的棉大衣,端端正正地坐坐桌前、工工整整地在不停地写着什么……。6点钟一到,他又会匆忙起身走向学校去查看学生早操了。

父亲的身体瘦弱,在我记忆中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时常咳血。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的身影在我心中一直是如此的高大,在他老人家那熟悉的背影中,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一种奋进和一种力量,雕塑和记载着学校那个时代的历史进程及老一代的崇高形象。

三、博览群书

父亲在三八年参加革命前是一名老高中生,他平时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喜爱读书与思考。他博览群书,一生都在坚持学习和工作研究。父亲喜欢哲学,桌子上经常摆放在各种哲学书籍,一有空闲就会仔细研读。在很多书的空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由于经常翻阅,久而久之书页的边缘都变黑了,他还撰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写的字不大,但每一个字都书写的非常工整和认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研读过很多著名的哲学书籍,有时为了搞清楚一个概念或理论,往往会借阅和查看大量的书籍进行对比分析,非常专注。父亲对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也是反复学习和深入领会。最更重要的是,父亲非常重视运用这些哲学思想去分析事物的本质,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指导现实中的工作,并且应用这些思想教育和引导我们。

父亲酷爱文言文,学校图书馆中的所有文言文书籍他几乎全部通读过并做过很多注释与解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在他当年的借书证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他曾经借阅过的所有图书,直到八十高龄他仍在坚持不断的读书。他曾经多次说到,他一生中最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学一个专业,所以他格外珍惜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研究。或许外人不曾知晓,他在文言文和历史方面具有相当的水平和造诣,他也为之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即使在父亲晚年从事中专校长培训期间,他仍然一边工作,一边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留下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和研究报告。

四、励志教育,鼓励子女读书升华人格魅力

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夏天的旁晚,我常常独自躺在家中的拼成大床上,听父亲给我讲述那些励志故事和人生哲理。有些故事一直激励着我进步,即使时隔50多年后我仍记忆犹新,如张良遇黄石公三次捡鞋的故事、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以及《君子行》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哲理。这些故事和哲理,对于我启迪人生,励志自强,终生受益。

父亲也一直鼓励我们多读书。他强调,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读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在我家里一个不大的书架上,总是摆放着满满的书籍,除了父亲的部分工作书籍外,还有当年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几本文学作品和《十万个为什么》。在父亲的教育理念中,就是想尽量地为我们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当我空闲无聊时,总会从书架上顺手取出一两本书,阅读一段文学作品或几篇科普文章。这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滋生出我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及对知识的追求欲望,这不仅从小开阔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为我之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言传身教,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

父亲除了鼓励我们树立远大志向外,也非常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词汇不理解,张口就问父亲,希望能快速得到答案,完成作业了之。然而,父亲并没有立即告诉我答案,而是让我找出词典,带着我一起查阅,从中查看词汇的详细含义和准确解释。当时,我内心很不情愿,心想直接告诉我就行了,何必耽误时间。然而,父亲的这种做法却大大改变了我之后的学习思维与习惯。在历经此事若干年后,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当年父亲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有意识地培养我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在传授给我一种获取知识的正确态度与有效方法,是在践行“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在随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严肃认真。通过此事,我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人生的态度以及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六、一张学校公文纸的故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对印有学校名称的办公信纸特别新奇,由于虚荣心作怪吧,总渴望使用这样的信纸写篇作文显摆显摆。然而,每当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时,总是遭到父亲的拒绝,并教育我说,公家的信纸只能办公用,即使放在家中也不能家人私用。然后,他让我自己去小卖部花钱买信纸。同样,学校当时有唯一的一部吉普车,看到很多人都乘坐过,我内心是多么渴望也能乘坐一次感受一下呀,但每次都遭到父亲的断然拒绝。在当时,我真的感到很不开心,但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懂得了,公私要分明,平时不能沾公家的便宜。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院子里的路上捡到了一个很精致的金属球,非常喜爱。当我兴高采烈地把它带回家中时,被父亲看到了,问我是哪里来的?并严肃地对我说,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随便要,你从哪里捡来的,一定要再放回到原处,别人可能正在着急寻找呢。从此,让我铭记在心中,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要;公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

七、节约粮食-一粒芝麻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家中兄弟姊妹多,吃饭时总有人剩饭或把米粒掉在桌上,父亲看见后总是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讲述农民种粮粒粒皆辛苦。让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父亲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位海军将军去饭店吃饭时,看到有一粒烧饼上的芝麻掉在了桌子上,于是他就用手指蘸起放入口中,这事被外国记者抓拍并报道了,引起很大反响。父亲当时问我们,这位将军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他吃不起这顿饭吗?显然不是!这件事虽小,它体现出这位将军勤俭节约每一粒粮食的高尚品质,表现出他对农民伯伯辛勤耕耘与劳作的尊重。从此,在父亲严格要求下,我们家中人人都养成了吃饭都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

八、以身作则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坦诚做人,不能走后门。他以身作则,从不为子女的事情托关系、走后门。在文革期间,社会上托关系让子女去部队当兵成风,当年父亲的老首长已是某军区司令员,即使当年的警卫员也都是部队上的师级或团级干部,但是在子女工作安排上,他坚持不托关系,从来没有为子女的安排就业走后门。

当今,对于这种做法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当年他们老一代革命家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九、简朴的生活,军人的作风——一件棉大衣的故事

父亲一生生活简朴。在我的印象里,无冬历夏父亲的着装总是简朴而干净,衣帽整齐,站姿端正,走路轻盈,几十年来他身上一直保持着一种军人的气质与作风。

每到夏天,父亲总是身穿一件灰色的长袖衬衫,如同对他的军装一样喜爱,即使炎热的天气,衬衫被汗水浸透,他的风领口和袖口也总是系得板板正正。晚上回到家,洗净晾干,第二天照样穿着上班,年年如此。冬天里,父亲习惯于穿着一身国防服,外面总是披着一件深蓝色的棉大衣。这件棉大衣,是他早年在部队上发的军大衣,他一直非常珍爱,一穿就是二、三十多年。穿脏了,母亲就帮着拆洗干净,缝缝补补又穿几年;褪色了,就把大衣面拆开,在自家的大铁锅里染成深蓝色后继续穿。

在我的印象中,这件旧大衣一直伴随在父亲的身边,家人曾劝多次劝他换一件新的,父亲坚决不从,他说能穿就不要浪费。直到80年代父亲病逝前,这件熟悉的棉大衣,还一直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家中的衣柜里。这件棉大衣,展现出父亲在生活中的勤俭简朴的精神,也记载着他一生对部队、对军人的一种特有的情结。

此外,在工作上父亲也颇有军人的风范,做事雷厉风行,严肃严谨,勇于担当,具有奉献精神,这些都给我们做儿女树立了榜样,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

(作者:蔡瑞霖校长之子 蔡志理)


交院范儿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网络搜集,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站为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的非营利性网站,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立即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交院范儿

GMT+8, 2024-4-28 19:01 , Processed in 0.14877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